Member-only story
抗衡時勢的書單
有天收到舊同事留言,問起面對這個時勢,有什麼書可以讀,可不可以開張書單,特別是和信仰有關的書。
翻箱倒櫃,塞了一袋。知識不單是力量,也是重量,一袋揪起來,感就覺像拿着一顆流星鎚,希望不會有朝一日被指控成藏有攻擊性武器啦。
1. 《耶穌與非暴力──第三條路》(Jesus and Nonviolence: A Third Way),Walter Wink著,陳永財譯,出版:基督教文藝。
這本書好薄,100頁左右,但非常令人回味,深具啟發,時不時就想拿出來重讀。作者以耶穌基督為行動藍本,探索非暴力抗爭的做法,在時間的壓迫中活出自己的時間和節奏,恢復生命的尊嚴,力求在非人的環境中肯定人性,否定壓迫者擁有侮辱人的權力,用各種方法令壓迫者感到後悔不安,令他們無法享受作為征服者的感覺。
2. 《行動的原點──公共參與的10堂靈修課》,周學信著,出版:校園。
受華人教會傳統影響,許多基督徒對靈修的理解,是非常個人而私密的。但人的生命是一個整體,內外互為牽引,個人與公共也是互為表裏。《行動的原點》以10個近代寓信仰於行動的人物,表達信仰生命面對時代的10個面向,向離地的信仰說不。
3. 《時勢好惡,做基督徒好難》,梁柏堅著,出版:突破。
這是我的書,簡單來說就是靈修書,只是經文用了廣東話意譯,而靈修短文則強調時代處境的反思。因為銷情不錯,出版兩星期就決定再版。知道會重版出來,心情其實十分複雜,一方面既為讀者感到有人共鳴而高興,另方面又為時局的敗壞而傷心──正正因為時勢不好,才一下子讓這麼多人產生共鳴。還好的是,簽書的時候,有讀者說,多謝我以文字和他們同行,明白他們在時勢中的傷心恐懼,明白他們在教會中的孤單。其實,這又何嘗不是我在時勢中、在人羣中的孤單?感恩共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