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
對自己好一點

過時過節,世界的熱鬧實在太吵耳。所謂「毒L一個最開心」,你估真係個個都想咩,其實只是不想再一次在人羣中嚐到失望而已。

Pakkin Leung
5 min readDec 27, 2018

當經歷過人生太多不如意的事,與人相處時,最怕就係被人問長問短。對你就係花生當飯食,對我就係割下大髀肉來奉客。你有你八卦的自由,仲可以曉以大義,一句「我唔關心就唔問啦」,其他人就好似老奉噉乜都要話畀你知,唔講唔係人。其實,你都係八卦啫,使乜噉多嘢講?

“The more I learn about people, the more I like my dog.” - Mark Twain (Photo Source: The Idealist)

馬克吐溫話齋,我愈知道尐人係點,我愈中意自己隻狗。(The more I learn about people, the more I like my dog.)唔係個個都命犯天煞孤星,個個都中意孤獨終老,只係人有時真係太煩膠,對多一陣都頂唔順,噉就寧願對住隻狗,至少佢唔會咁多說話,唔會問長問短。

共處和獨處,其實一樣重要,缺一不可;但係人往往就在這兩者之間不由自主,進退失據。被迫經常獨處,往往是由於周圍的人太煩,好想避開班膠人;被迫成日搵朋友陪,可能是好怕一個人太多嘢諗,怕被寂寞的深淵吞噬,怕面對自己的傷口。

君子之交淡如水,理想的朋友,於我不是那種永遠撐你支持你的生死之交,也不需要兩脇插刀;我唔會要你填補我空虛,你亦都唔好搵我去滿足你寂寞。你有嘢做唔得閒,唔緊要;我抽唔到身去應機,都希望你唔好因為噉而埋下怨懟。

要做到不利用人際關係來滿足自己,我們需要學懂對自己好少少。

每一個人心裏都有一個小朋友,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原始慾望。在成長過程中,這個小朋友會因為各種社會期望而被壓下,要乖,要聽話,要被迫收聲,然後這個小朋友被眾人的目光壓在心底深處,發聲不得。有一天,這個小朋友會關押不住,從成長的牢籠中,撲出反噬,以諸如中年危機那一類的形式呈現。

對自己好一點,人人做法不同,畢竟,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那麼獨特,回應內心呼喚的方式自然也各不相同。所以,給自己一個me time,給自己一個空間,聆聽內裏那個自己的呼聲,是第一步,然後就是坐言起行,付諸行動,不要空想,不要等人餵飼。

一味等人對自己好的人,很少會乖乖的齋等,什麼也不做。通常這樣做的人,都是以退為進,透過各種形式的暗示,誘導其他人來被你利用。當其他人沒有給你期待中的回應,就會陷入更深的試探,採用更強烈的暗示,甚至演變成情緒操控、情感勒索。

--

--

Pakkin Leung
Pakkin Leung

Written by Pakkin Leung

《突破書誌 Breakazine》前總編輯,dot-com-fever時代做過網,不出席網友活動的自閉blogger。入行做編輯時,仍是用rubber cement貼稿的年代。歷任書籍編輯、網站監製、雜誌編輯等職務。2019年出版了第一本個人著作《時勢好惡,做基督徒好難》。喜歡閱讀,在乎飲食,鍾情日本動漫,最愛獨行散步

Responses (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