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
《時勢好惡,做基督徒好難》自序

話說,我上年寫用廣東話意譯《聖經》的專欄,今年7月會結集成書。說是結集,但其實接近重寫,因為本來的文章太短,不適合放在書上。書正在印刷廠趕工,感謝給我寫序言的忘年飯友孫寶玲牧師、《香港語文 — 聽陳蕾士嘅秘密》四位作者之一Edwin Lo、我自己教會的堂主任周力榮牧師,以及台前幕後給我打氣、幫助我處理各種事務的每一位。

Pakkin Leung
5 min readJun 27, 2019

書可在網店網購,有興趣的朋友請自便。我的序言寫在這裏,主要是為了公開感謝寫書過程中我所想起、相遇過的你們。

點解Sing XXXX to the Lord?因為時勢好惡,連唱歌都開始唔畀,hallelujah係禁語呀⋯⋯

自序

這本書的出現,我想起很多人、很多往事。

大概十年前某天,我讀到一段畢德生牧師(Eugene Peterson)用美國地道英語意譯的〈羅馬書〉經文,被他那抵死到肉的翻譯深深打動,於是抄出來轉貼上網。網友看見,大呼過癮之餘,也留言追問:有沒有中譯啊?

中譯?若純粹翻譯成白話書面語,畢德生最觸動人心的翻譯豈不失諸交臂?那天晚上,我反覆咀嚼譯文的意思,然後直接用最常接觸到的香港口語,翻譯了十多節經文,網友反應熱烈,更有語文底子比我好的朋友加入一起創作,修訂了好些句子。有些網友事後跟我說,他們有段時間也曾返過教會,雖然覺得信仰是好,但教會實在好惡頂,把道德八股捧到上天,也就漸漸疏遠了,而這段新譯的經文,彷彿上帝親自向他們說話,明白他們的委屈,很親切很直接也很安慰。

把信仰的語言,以日常語言重述,讓人感受到信仰的溫度,是我用廣東話意譯《聖經》的起點。

但譯經始終是大事。我不是學者,原文什麼我一概不懂,翻譯也非我的本業,心想,總有人比我更適合做這件事吧。於是自那段譯文後,我也沉寂了好一段日子,間中讀到有趣好玩的段落,就隨手翻譯兩段,貼在網上公諸同好。

後來有天晚上,幾位我在神學院教書時認識的學生,因為某科課業的要求,要做一本基督教雜誌出來,於是留言求救。一番討論後,我給他們轉載了一篇放在部落格的譯文;後來功課完成,我把這份雜誌捧在手上,翻了又翻,然後跟他們建議:「不如真的出版吧,我每期給你們供稿。」

如是者,我第一個定期用廣東話意譯《聖經》的欄位,就在《耶教能人》刊登了。

期間香港正經歷爭取雙普選的佔領運動,本土意識高漲,廣東話備受注視,不少網友更有意識地以粵文出帖,為粵語文化正名,追蹤粵語起源,爭論粵文正字,給我這個半桶水增進了不少知識和思考。

有些人以保育廣東話為旗號,但我常常覺得,人總要向前踏步才抵得住洪流滔滔,神氣充盈才有不動如山的安靜寧謐。如果真的擔心一種語言會「被消失」,就別以保育、捍衞的角度來思考,這是捱打的防守;倒要反過來,保持語言的創新活力,生生不息,什麼外來語也用自己的方式收為…

--

--

Pakkin Leung
Pakkin Leung

Written by Pakkin Leung

《突破書誌 Breakazine》前總編輯,dot-com-fever時代做過網,不出席網友活動的自閉blogger。入行做編輯時,仍是用rubber cement貼稿的年代。歷任書籍編輯、網站監製、雜誌編輯等職務。2019年出版了第一本個人著作《時勢好惡,做基督徒好難》。喜歡閱讀,在乎飲食,鍾情日本動漫,最愛獨行散步

Responses (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