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
台北走一走,猶如去了日本(飲食篇)

二月初,因為台北書展,一早已訂好機票,場內場外安排了幾場不同的交流,也預先告訴朋友,在台北敘舊。誰知武漢肺炎疫情擴散,辦國際書展的風險大增。最終文化部在一連串會議後,決定書展延期至五月。有些同事把機票改期,而我則按原定行程,小心翼翼在港預先自我隔離多天,避免探望友人變成傳播病毒。

Pakkin Leung
9 min readFeb 21, 2020

雖然台灣跟香港很近,但因為工作擔子不輕,很多時只能乘公幹之便外出,多留兩天以作休息。也所以,對上一次能自由自在地逛台北,不是只有一天兩天的匆匆趕趕,已是上世紀90年代的事,那時捷運還沒建成,大部分時間都在走路。

因為書展延期,忽然多出一些空檔,於是出發前幾日,匆匆查看台北有什麼地方想去看看。腦筋忽然一轉,想起台灣跟日本的淵源,就想,能否把台北當作日本來逛呢?然後出現了行程的第一個目標——吃拉麵。

從小喜歡日本,在同事日夜鼓勵下,前年終於有機會到日本遊玩,幾十歲人去六本木看JUMP展,去台場看高達,去秋葉原看玩具,不亦樂乎。然而玩完一輪,又再陷入工作的重壓,時不時就幻想什麼時候可以再去。原本打算今年再看看有沒有這樣的機會,但沒想到在人禍的加乘下,武漢肺炎弄得百業消沉,日本也向疫區踏前一步。

雖然拉麵很好吃,但一天如果連吃兩餐,因為邊際效益遞減的法則,會破壞第二碗麵所帶來的滿足,所以行程上維持一至兩天吃一碗麵的節奏,帶着飢餓感來吃麵,這樣最好。

落機第一天,辦好住房手續,就在街上閒逛,熟習一下環境,順道買了我第一張悠遊卡——對,很幸運,一找就在7–11找到了P助與兔兔的空卡。

這天因為時間不巧,遇到拉麵店時還沒肚餓,肚餓時拉麵店又大排長龍,於是簡單吃了一個牛肉飯。

吃牛肉飯,當然不吃「吉儀家」。在中山站附近的誠品地庫,有一家牛角次男坊。聽同事說,拉麵有所謂二郎系,通常都是那種驚你唔夠飽,給你堆滿芽菜來塞飽你,屬於大件夾抵食那一類。這家牛角次男坊,看名字,次男與二郎同義,然後飯來了,果不其然。

--

--

Pakkin Leung
Pakkin Leung

Written by Pakkin Leung

《突破書誌 Breakazine》前總編輯,dot-com-fever時代做過網,不出席網友活動的自閉blogger。入行做編輯時,仍是用rubber cement貼稿的年代。歷任書籍編輯、網站監製、雜誌編輯等職務。2019年出版了第一本個人著作《時勢好惡,做基督徒好難》。喜歡閱讀,在乎飲食,鍾情日本動漫,最愛獨行散步

Responses (1)